- 在個人所得稅領域,綜合所得匯繳是一項重要內容,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讀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繳的相關知識。1. 工資薪金:收入總額。2. 勞務報酬:收入總額 ×80%。3. 稿酬:收入總額 ×80%×70%。4.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總額 ×80%。應納稅所得額 = 綜合所得收入額 - 6 萬元 - 專項扣除 - 專項附加扣除 -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應退 / 應補稅額 = 年度應納稅額 - 年度已預繳稅額。1. 以前或以后年度。2. 財產租賃等分類所得。3. 納稅人按規定不并入綜合所得的收入,比如全年一次性獎金選擇不并入綜合所得的、取得的解除勞動關系、提前退休、內部退養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等。1. 需要補稅但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 12 萬元的。2. 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 400 元的。3. 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不申請年度匯算退稅的。1. 年度已預繳稅額大于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2. 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足 6 萬元但已預繳個人所得稅。3. 年度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于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4. 預繳稅款時,未扣除或未足額扣除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及未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等情形。5. 綜合所得收入超過 12 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在 400 元以上的。6. 取得兩處以上綜合所得,合并后適用稅率提高導致已預繳稅額小于年度應納稅額等情形。1. 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年度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2. 納稅人在年度未申報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以及減除費用、專項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 納稅人在年度發生的符合條件的捐贈支出。每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納稅人在 3 月 1 日前離境的,可以在離境前辦理年度匯算。自行辦理年度匯算。通過取得工資薪金或連續性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代為辦理。納稅人向扣繳義務人提出代辦要求的,扣繳義務人應當代為辦理或者培訓、輔導納稅人通過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 APP)完成年度匯算申報和退(補)稅。由扣繳義務人代辦年度匯算的,納稅人應在 4 月 30 日前與扣繳義務人進行書面確認,補充提供其年度在本單位以外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相關扣除、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并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受托人需與納稅人簽訂授權書。注意,扣繳義務人或受托人為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后,應當及時將辦理情況告知納稅人;納稅人發現申報信息存在錯誤的,可以要求扣繳義務人或受托人辦理更正申報,也可自行辦理更正申報。包括個人所得稅手機 APP,稅務機關將按規定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預填服務。納稅人需將申報表郵寄至任職受雇單位(沒有任職受雇單位的,為戶籍或者經常居住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公告制定的稅務機關。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時,除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匯算申報表外,如需修改本人相關基礎信息,新增享受扣除或者稅收優惠的,還應按規定一并填報相關信息。填報的信息,納稅人需仔細核對,確保真實、準確、完整。納稅人以及代辦年度匯算的扣繳義務人,需將年度匯算申報表以及納稅人綜合所得收入、扣除、已繳稅額或稅收優惠等相關資料,自年度匯算期結束之日起留存 5 年。1. 自行辦理或受托人代為辦理:向納稅人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有兩處及以上任職受雇單位的,可自主選擇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人沒有任職受雇單位的,向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2. 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向扣繳義務人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提供其在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賬戶,稅務機關按規定審核,接受年度匯算申報的稅務機關所在地(即匯算清繳地)就地辦理稅款退庫。可通過網上銀行、POS 機刷卡、銀行柜臺、非銀行支付機構等轉賬方式補稅。了解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繳的這些內容,能幫助大家更好地履行納稅義務,合理享受稅收優惠,避免不必要的稅務風險。
- 在個人所得稅領域,綜合所得匯繳是一項重要內容,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解讀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繳的相關知識。1. 工資薪金:收入總額。2. 勞務報酬:收入總額 ×80%。3. 稿酬:收入總額 ×80%×70%。4. 特許權使用費:收入總額 ×80%。應納稅所得額 = 綜合所得收入額 - 6 萬元 - 專項扣除 - 專項附加扣除 - 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 符合條件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 速算扣除數。應退 / 應補稅額 = 年度應納稅額 - 年度已預繳稅額。1. 以前或以后年度。2. 財產租賃等分類所得。3. 納稅人按規定不并入綜合所得的收入,比如全年一次性獎金選擇不并入綜合所得的、取得的解除勞動關系、提前退休、內部退養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等。1. 需要補稅但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 12 萬元的。2. 年度匯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 400 元的。3. 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不申請年度匯算退稅的。1. 年度已預繳稅額大于年度應納稅額且申請退稅。2. 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額不足 6 萬元但已預繳個人所得稅。3. 年度中間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適用的預扣預繳率高于綜合所得年適用稅率。4. 預繳稅款時,未扣除或未足額扣除減除費用、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以及未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綜合所得稅收優惠等情形。5. 綜合所得收入超過 12 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在 400 元以上的。6. 取得兩處以上綜合所得,合并后適用稅率提高導致已預繳稅額小于年度應納稅額等情形。1. 納稅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年度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大病醫療支出。2. 納稅人在年度未申報享受或未足額享受的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專項附加扣除,以及減除費用、專項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3. 納稅人在年度發生的符合條件的捐贈支出。每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納稅人在 3 月 1 日前離境的,可以在離境前辦理年度匯算。自行辦理年度匯算。通過取得工資薪金或連續性取得勞務報酬所得的扣繳義務人代為辦理。納稅人向扣繳義務人提出代辦要求的,扣繳義務人應當代為辦理或者培訓、輔導納稅人通過網上稅務局(包括手機個人所得稅 APP)完成年度匯算申報和退(補)稅。由扣繳義務人代辦年度匯算的,納稅人應在 4 月 30 日前與扣繳義務人進行書面確認,補充提供其年度在本單位以外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相關扣除、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并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受托人需與納稅人簽訂授權書。注意,扣繳義務人或受托人為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后,應當及時將辦理情況告知納稅人;納稅人發現申報信息存在錯誤的,可以要求扣繳義務人或受托人辦理更正申報,也可自行辦理更正申報。包括個人所得稅手機 APP,稅務機關將按規定為納稅人提供申報表預填服務。納稅人需將申報表郵寄至任職受雇單位(沒有任職受雇單位的,為戶籍或者經常居住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稅務局公告制定的稅務機關。納稅人辦理年度匯算時,除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匯算申報表外,如需修改本人相關基礎信息,新增享受扣除或者稅收優惠的,還應按規定一并填報相關信息。填報的信息,納稅人需仔細核對,確保真實、準確、完整。納稅人以及代辦年度匯算的扣繳義務人,需將年度匯算申報表以及納稅人綜合所得收入、扣除、已繳稅額或稅收優惠等相關資料,自年度匯算期結束之日起留存 5 年。1. 自行辦理或受托人代為辦理:向納稅人任職受雇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有兩處及以上任職受雇單位的,可自主選擇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人沒有任職受雇單位的,向其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2. 扣繳義務人為納稅人辦理:向扣繳義務人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提供其在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賬戶,稅務機關按規定審核,接受年度匯算申報的稅務機關所在地(即匯算清繳地)就地辦理稅款退庫。可通過網上銀行、POS 機刷卡、銀行柜臺、非銀行支付機構等轉賬方式補稅。了解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繳的這些內容,能幫助大家更好地履行納稅義務,合理享受稅收優惠,避免不必要的稅務風險。